实验5 CMOS反相器(非门)
“反者道之动;弱者道之用。”
——《道德经》,老子
经过前面对集成电路最基本的元器件——MOSFET的学习,相信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进入到实际的电路设计部分了。
反相器,或者说非门,是数字设计的核心。反相器设计是一个最基本的入门实验,类似于C语言编程中的“Hello World实验”,通过反相器的设计,我们可以一窥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流程与特点。
CMOS反相器电路设计
CMOS反相器由两个互补工作的MOS管组成,下图展示了CMOS反相器的电路图,其中的VDD表示电源电压,输入信号为a,输出信号为y。
反相器原理图

时域仿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:
CMOS反相器输出结果

其实我们可以使用MOS管的开关模型来直观的审视反相器电路的原理,如下图所示。可以看到,当输入信号为VDD时:NMOS导通,PMOS关断。因此可以看作是PMOS的开关断开,NMOS变成一个电阻(为何NMOS变成一个电阻?而不是一个导线呢?思考一下,稍后会解答)。此时,输出通过“化身为”电阻的NMOS连接到GND,所以输出电压为GND。 同理,当输入信号为0V时:NMOS关断,PMOS导通。因此可以看作是NMOS的开关断开,PMOS变成一个电阻。此时,输出通过“化身为”电阻的PMOS连接到VDD,所以输出电压为VDD。可以看到,通过互补的NMOS和PMOS,我们实现了对输入信号的反相,也就是说我们实现了一个数字电路中的非门!恭喜,我们成功解锁了数字电路的第一个门——非门。
CMOS反相器的开关模型

晶体管等效导通电阻
问题引入:为何NMOS或者PMOS导通时视作电阻而不是导线呢?
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晶体管器件基础部分中关于MOSFET静态特性的讲解,即使在导通的情况下,MOSFET源极与漏极之间的导通阻值依然很大(千欧姆量级)。这里我们给出晶体管导通等效电阻的具体计算公式:
其中,\(I_{DSAT}\)代表饱和电流,VDD表示工作电压,表示沟道调制系数。 一个0.25um CMOS工艺的NMOS和PMOS晶体管在导通时的电阻取值如下表所示: 表 1 0.25um CMOS工艺(沟道长度为最小)的NMOS和PMOS晶体管(W/L = 1)的等效电阻Req
| VDD(V) | 1 | 1.5 | 2 | 2.5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NMOS(kΩ) | 35 | 19 | 15 | 13 |
| PMOS(kΩ) | 115 | 55 | 38 | 31 |
仔细观察这个结果,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:
问题1:此时MOSFET处于什么工作区(截止区,饱和区,线性电阻区)?
随着VDD电压(漏极和源极电源)的改变,电阻也随之改变,这是饱和区的特点,所以工作在饱和区。
问题2:为什么相同VDD条件下,PMOS的阻值比NMOS大?
最本质的原因是因为,PMOS是以空穴作为载流子,NMOS以电子作为载流子,空穴的迁移率比电子的迁移率低,所以导致在相同的电压下,PMOS的电流小。反映在宏观上,就是PMOS电阻大。请同学们自行查看BSIM模型的文档(APPENDIX A: Parameter List章节 A.2 DC Parameters),会发现在默认情况下:NMOS的迁移率为\(670 cm^2/Vs\),而PMOS的迁移率则为\(250 cm^2/Vs\)。
故事时间:CMOS工艺
在微电子专业的保研面试中,经常出现的一道题就是:请你说一下CMOS工艺的英文以及中文含义。
CMOS工艺英文全称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,中文翻译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。其中互补的含义就表示由NMOS和PMOS两个互补的器件来共同构成电路,例如在反相器中,我们就巧妙地利用了NMOS和PMOS互补的特性。
虽然这个互补的想法很符合我们的直觉,但是实际上,在20世纪70年代以及20世纪80年代早期,所有的早期处理器(例如大名鼎鼎的Intel4004)都是只用NMOS工艺实现的,因为当时的工艺缺少互补器件,这导致反相器会产生静态功耗(会带来功耗增加、发热等负面影响)。
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,当工艺技术缩小到允许更高集成密度时,工业界不得不转向CMOS。
构建自己的电路模块库
在我们构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候,很多模块都会复用,这一点对于使用HDL语言的同学一定不会陌生(例如Verilog就是由一个一个module构成)。因此,我们一般会把反相器这样的基本单元进行封装,从而构建自己的电路模块库。
请同学们STFW,学习如何在LTspice中,将反相器封装为一个电路模型(注意,使用我们自己定义的mynmos和mypmos模型!)。并在其他文件中试着调用。
1.6.动手实验内容
- 请仿真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(VTC),即展示Vout和Vin之间的关系。 提示:使用LTspice的dc扫描功能。
- 并想想曲线不同部分NMOS和PMOS分别处于什么工作区。(需要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相关知识)
- 试着改变我们定义的MOSFET中的各个参数,观察变化后的实验结果。并从半导体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。